中小企业应该走“专精特新”之路,已经成为从政府到企业界、投资界的共识。36氪广东重磅推出“‘专精特新’们的晋升之路”专题,记录全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史,探索“隐形冠军”的晋级之路,探讨重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许璧端
编辑|廖尧
作为“互联网的下半场”,物联网被寄予厚望。在物联网部署过程中,无线通信技术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率广域网络)是关键技术之一。在当前的LPWAN领域,国内两大主流技术分别是美国Semtech公司开发的LoRa和运营商代理建设的NB-IoT,但两者都不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基础设施建设如同地基,一旦地基被抽走,地基之上的建筑就将完全垮掉。作为物联网领域的地基,一个自主可控的通信系统亟待被开发。基于此,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技象科技」)决心打造一个全国产的物联网通信系统。
起死回生终成“专精特新”
「技象科技」成立于2018年12月,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成。自成立起,公司便专注研发TPUNB(Techphant Ultra Narrow Band)窄带物联通信系统。
然而,当时大多数企业已经采用LoRa和NB-IoT技术多年,更换整个底层通信系统成本高,且行业普遍对新兴技术持存疑态度。在创立8个月后,「技象科技」陷入瓶颈,账单只够发全体员工两个月工资,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
转机出现在2019年年底,「技象科技」在全国“双创”赛事夺得广东省赛第一名和国赛初创组第三名,并敲定第一轮融资,公司得以“起死回生”。同一时间,随着国产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技象科技」在市场端的推广迎来重要节点。不少此前采用了好几年LoRa技术的企业,开始主动联系「技象科技」寻求合作,有些如今成为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
被“双创”和“国产化”的时代洪流包裹着,「技象科技」涌到了潮头。去年,「技象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战略融资,预计今年将完成C轮融资。今年初,「技象科技」更是成功入选2022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技象科技」CTO郑凛介绍,目前,整个TPUNB窄带物联通信系统已完成研发,并拥有完备产品体系。“最开始是先研发出局部产品,例如一款模组或一款网关;直至去年,从芯片、模组到嵌入式网关、室内型和室外型网关,再到管理平台,全套网元设备已经完成研发。”
「技象科技」TPUNB窄带物联通信系统产品体系(图源:「技象科技」)
其中,全国产自研的“象芯1号”系列芯片作为TPUNB的核心,于2020年推出市场,具备高性能扩频调制技术SIMS(序列索引扩频调制)能力,可替代国外同类芯片。
郑凛透露,升级版“象芯2号”正在研发中,与“象芯1号”相比,“象芯2号”对物理层算法、通信协议都进行了升级,接收灵敏度提升超过10dB,数据的传输速率明显提升,“估计在两倍以上”。截至今年,“象芯2号”已成功完成两次流片,芯片的射频和基带能力基本上得到验证,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实现量产。
完成全套系统研发后,「技象科技」正式确立“2+1”战略,立足于TPUNB产品体系生态的开拓,深耕政企大型项目与能源行业两大方向。
TPUNB和LoRa、NB-IoT怎么比?
郑凛观察到,过去的工业数字化改造更多是依托有线方式,有线通信技术发展成熟,但改造成本高;无线方式能降低部署成本,但业内普遍对无线网络的信号稳定性存在担忧,技术可靠性亟待证明。也正因如此,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物联网领域一直未得到大规模推广。直到5G逐渐普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可靠性才得以自证。
随之而来的还有成本问题。“现在一个5G模组的成本是4位数,一般的工厂难以承担。”与之相比,低成本、广覆盖、易架设的LPWAN成为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工业物联网的合适选择。
“原来用有线方式对工厂进行数字化改造,工期一般以月为单位来计算;现在如果采用全套TPUNB无线设备,就像放WiFi,把网关挂起来就可以把周围设备联通起来,最多几个星期就能部署完毕。此外,工程成本只有5G的百分之几。”
而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郑凛曾反复被问到一个问题:“你们和LoRa、NB-IoT的模组怎么比?”在郑凛看来,这一答案需要跳出问题本身。在LPWAN行业,LoRa、NB-IoT各厂商往往比的是终端模组的能力。而「技象科技」摒弃惯有思路,从整个网络体系的角度考虑,以全栈式通信系统和定制化服务切入竞赛。
物联网场景碎片化严重,催生出海量的定制化需求。但LoRa和NB-IoT都是通用型的无线通信技术,LoRa底层技术归属于美国企业,NB-IoT的应用则需要遵守3GPP协议,难以满足中国客户的特定场景需求。
在这之中,「技象科技」凭借自研协议栈和覆盖感知终端层、感知传输层、感知平台层的完整产品体系,灵活搭建多种物联专网场景。“不管是在已有设备里嵌入芯片,还是建设局域、城域专网,「技象科技」都能提供定制化的设备和方案。”
「技象科技」TPUNB 产品测试区(图源:「技象科技」)
例如在配电房巡检场景,「技象科技」专门研发了部署于配电房的TPUNB智能网关和智能监测系统,收集配电房里几十个传感器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自动传输到管控平台,实时监测配电房各参数并分析处理,解决过去人工巡检错漏多、及时性差的痛点。
万物智联时代或许不会这么快到来
放眼国内外整个LPWAN行业,十几年前还有多种技术路线共同发展,如今基本上由LoRa和NB-IoT两种技术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
NB-IoT的市场份额更多在国内。2017年,工信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开始从国家层面上积极推动窄带物联网等万物互联基础设施建设。
郑凛观察到,近年来,运营商推进NB-IoT建设的欲望在明显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运营商没有从中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同时受数据传输的私密性等难题限制,NB-IoT的发展速度正逐渐减慢。
更重要的是,LoRa和NB-IoT两大技术远远未能满足当下物联网的联网需求。尤其在如今中国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联网需求不断涌现,巨大的市场空间需要填补。
市场研究机构IoT Analytics曾在2021年底预测,LPWAN设备连接数在未来5年有望达到27亿。“我们认为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万物互联时代不会只由两种技术占领,还是会有多种技术多元发展。”
打造一个全新的物联网通信系统,是一项潜力巨大的平台型技术,但要得到市场认可,还需要更多的市场培育和时间成本。「技象科技」选择先在电力能源垂直领域打造标杆性案例。除了上述智能配电房巡检,「技象科技」在用电安全检测领域也推出定制化方案。
今年以来,全国电动车充电起火事件频发,对用电行为进行智能监控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技象科技」于去年研发的用电行为安全智能监控系统, 通过在电路中加装传感器,结合AI电流指纹算法,对电流数据进行收集,识别不同用电器的运行状态。当系统监测到违规用电行为时及时告警,在紧急情况下可自动关闭电源。据悉,该方案目前已落地海珠区中大布匹市场。
谈及真正的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郑凛表示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诚然,生成式人工智能此类革命性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会催化万物智联速度加快,“但总的来说,万物智联的第一阶段——感知阶段——都还没走完,比如原来人工抄表,现在用互联网把数据传回来,这一部分现在都还没有做好”。
郑凛指出,要让万物智联时代到来,首先得完成感知阶段,让物联网基础设施得到足够的扩张,“这可能要持续二三十年”;其次,核心关键技术还要进一步发展。一是芯片要继续微型化,这样才能让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张嘴说话”,在数字世界里发出声音;另一方面,智能技术的发展也要相匹配,“这方面的进展现在貌似出现了明显加速,我觉得很期待,但是估计暂时只会在局部场景先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