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1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夯实以城市信息模型为核心的全市域统一时空信息平台和数字化底座,建设城市级物联感知平台,有序建设全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城市和鹏城自进化智能体。高标准打造智慧城市正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让这座城市更聪明,市民生活更便利。
让数字化发展走进千家万户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春在多个场合呼吁全力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深圳人口密度全国第一,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开发强度大,路网密度全国第一,超大城市的独特特征增加了城市治理的复杂度,创建数字孪生城市意义重大。”
“目前,深圳政务服务体系数字化建设已率先取得突破,但部分领域仍无法充分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晓春认为,深圳要按照对标全球一流、先行示范的目标,以“标准先行、以用促建、持续迭代、自主可控”的方式,加快打造全市统一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城市治理高效协同,以更多切实服务民生的数字化应用,持续增加老百姓的获得感。
张晓春还具体提出,一方面要坚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开展政务服务、城市运营、空间设施、物联感知等多元数据汇聚融合和创新应用,高质量推动“三个一网”(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一网通办)建设,另一方面要持续打造最优数字营商环境,依托“i深圳”“深i企”等企业服务数字化平台,围绕市场主体培育和服务需求,打通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同时,还要不断丰富强化数字化民生服务,充分发挥城市级数字孪生平台优势,让数字化发展走进千家万户。“特别是在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医疗、教育、出行、居住等民生领域,如完善智慧医院建设、推动数字校园建设、创新建设智能停车聚合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化社区服务,让市民居家真正体验‘足不出户、全程享有’”。
利用多功能智能杆打造城市感知网络体系
面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目标和要求,多功能智能杆已成为全域感知网络体系和物联感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陈晓宁提出了“基于多功能智能杆打造城市感知网络体系,助力全场景智慧城市建设”的提案。
陈晓宁提出,截至2022年11月,深圳已建在建多功能杆达1.9万根,但感知网络体系尚未形成体系,感知终端与城市大脑的交互能力不足、感知网络体系布局与空间规划缺乏协同,感知终端设施落地难等问题仍迫切得到解决。应发挥多功能智能杆作为城市感知基础设施重要载体的优势,通过鸿蒙系统充分发挥“数字站点”的锚点作用,对接多个数据源、多种协议、多类型接口,提高终端设备接入感知网络体系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实现感知终端的即插即用。
陈晓宁认为,要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功能,逐步构筑感知中枢,支撑感知网络统一运营管理。与政府各行业管理系统对接,通过数据交换机制,提供集中共享的物联感知数据和能力,实现软件的即插即用;要完善城市感知数据的管理机制,通过数据流推动业务流优化与整合。按照“聚焦应用、数据驱动、共建共享”的整体思路,通过数据前端统一采集和共享,使数据在各个系统间真正流动起来。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