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报道,生成式AI在2022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22年AI绘画和ChatGTP的重要性不亚于2016年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冠军的价值。此外,继海外多个大模型开源带来的生成式AI概念大热后,阿里也推出了首个中文AI模型社区,意为降低AI应用门槛,构建AI时代的“基础设施”。那么,生成式AI能否让AI行业实现更大规模落地呢?
图片来源:摄图网(侵删)
2020年,生成式AI首次出现在国际研究和咨询机构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对于生成式AI,Gartner这样定义:通过各种机器学习(ML)方法从数据中学习工件的组件(要素),进而生成全新的、完全原创的、真实的工件(一个产品或物品或任务),这些工件与训练数据保持相似,而不是复制。简单理解,生成式AI是利用现有文本、音频文件或图像创建新内容的技术。
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使用生成式AI:
一是与业务部门一起增强当前的创新工作流程,开发自动化以帮助人类更好地执行创造性任务。例如游戏设计师可以利用生成式AI来创建地下城,突出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内容。
二是充当业务流程的重要部分,生成式AI可以在几乎没有人为参与的情况下生产无数的创意作品。它只需要设置上下文,结果将独立生成。
生成式AI是人工智能前沿中最成熟的领域,2022年是生成式AI从技术成熟到深入社会基本面的元年。
以多模态形式呈现的数字人、虚拟偶像等也是生成式AI的应用方向。2022年11月,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首次以破次元对话形式,向广大用户推荐了新上岗的“数字员工”——筱翼。作为用户手机里的营业员,筱翼为用户带来AI智能服务,升级暖心AI适老模式。数字人“筱翼”基于电信智慧AI中台的强大技术能力,融入AI语音交互、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虚拟形象技术等多项创新科技,能实现无障碍全业务语音识别、仿真人全息互动,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业务办理需求。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认为,人工智能开始从学习走向了创造。内容创作方面经历了PGC(专业生产内容)到UGC(用户生产内容),再到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的发展历程。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可实现AIGC(人工智能创作内容),未来可能发展到P-AIGC(专业人员指导下的AIGC)。
IDC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达到2218.7亿美元。其中,中国约占全球总规模8.3%,位列单体国家第二。《中国AI数字商业产业展望2021-2025》报告认为,从中国AI应用表现看,以生成式AI和组合式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将成长为中国数字商业产业链的关键应用技术栈。
在国内,生成式AI也吸引到了不少关注。国内首家生成式AI平台TIAMAT已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DCM。
站在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生成式AI将会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领域相结合,这也为行业打开了巨大的创新空间,相信在2023年会有大量关于生成式AI的创新成果。
本文来自【通信信息报社】,仅代表作者观点。物联网智库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