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看到元宇宙的火爆及随之而来的金钱效应主要集中在国外,许多的虚拟土地、NFT都被炒到了天价,但这些与我们有关系吗?
以政策方面来说,我们国家在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力度,希望中小企业能够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不掉队,但同时对数字藏品的二次交易进行了限制,使得数字藏品背后的权益属性可以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而不是使它成为一个金融衍生品。
从央视网发出的“聊聊元宇宙”可以看出,国家对区块链和元宇宙的态度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模棱两可,禁止的部分比如挖矿、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的二次交易等,会一直持续地进行,而对于新型技术研发、中国本土文化的创新、营销范式的变迁等方面国家一直在以政策带动市场,与此同时数字人民币也在不断进行试点,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先应用CBDC的国家,这也说明未来我国的区块链和元宇宙将和数字人民币息息相关。
再拿目前主要的元宇宙发展路线做对比,一是NFT的售卖,通过智能合约将图片或视频认定成为ERC-721、ERC-1155等标准的NFT作品,在公开交易市场上进行售卖,一般分为艺术类、权益类和游戏类作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购买,发行方赚取每次交易后产生的版税收益,只是现在多数NFT的权益并没有说明或者仍未实现,导致参与NFT买卖的用户多数为投机者;二是虚拟土地,以三大主流虚拟土地的模式为准,主要是先售卖土地给用户,同步举办一些创作大赛,吸引大家在土地上构建场景,增加发行的Token价值,用户可以在虚拟土地上进行创作进行品牌宣传或二次售卖,于是吸引了大量的创作者与品牌方入驻;三是虚拟人物,可以通过软件制作或生成仿真人的虚拟人物,代替真人或模特出镜,创作者可通过打造虚拟人物获取流量,并通过传统的广告商务模式进行收益,软件制作方也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参与建模,获取商业许可以收益,并制作相应教程。
以上三种国外的元宇宙发展模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资金雄厚的投机者,于是鱼龙混杂的项目让用户难辨真假,而且炒作后的高价格打退了一些真正的创作者,这就导致市场上能持续使用且对某个品牌或项目产生忠诚度的用户非常少,当一个新生的市场资本或投机者占比过高时,会挡住一些用户的参与度和创新度。
反观国内,在一些公司参与之后便封锁了二次交易,减少了泡沫堆积度,也推动了一些制作良好的虚拟人物的先行,使得在当下的环境中让传统企业更快速地融入到元宇宙环境中,逐步打造“国民品牌意识觉醒”的浪潮,也可以为文旅产业、乡村振兴等带来实际赋能,但目前的环境对艺术家并不是非常友好,很多展品、摄影作品等都会出现二次售卖的情况,而且艺术家很难说像一个传统企业一样给到消费者足够的权益类型,这就导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艺术家在过去几百年来存在的困境,这也是未来国家将要面临的巨大难题。
从二维到三维,从智能手机到AR眼镜,这需要一个长的时间跨度和市场反应逐步形成,而基于联盟链和数字人民币为底层的元宇宙产业仍然在初期阶段,就像高铁的建设一样,需要一步一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