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智慧蓉城’建设框架体系,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为实现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夯实基础支撑。”“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重要抓手。”……
1月25日,市两会代表委员、有关专家等各界人士围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省两会期间参加成都代表团会议时对成都工作提出的要求展开热烈讨论。
着力建设智慧城市,善于运用新技术手段,构建“城市大脑”,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
成都正加快推进“智慧蓉城”建设,推进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智慧化和数字经济发展,全力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市政协委员、成都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尚钦看来,目前“智慧蓉城”建设缺乏市级统筹,相关职能部门间依然存在数据壁垒,以满足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场景打造还不丰富,“智慧蓉城”建设尚需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从全市层面进一步统筹顶层设计,统一规划、数据、标准,加快构建‘智慧蓉城’建设框架体系,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为实现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夯实基础支撑。”郑尚钦建议。
“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使医疗机构信息互通,资源整合,实现‘以人为本、问题导向’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成都市建设智慧蓉城的当务之急。”市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助生殖中心主任吕群表示。
利用现有信息协同平台,加快实现数据全面贯通。吕群建议,加快数据汇聚,对各级各类平台进行数据质量评价及规范,为全市医疗数据汇聚奠定基础。同时,加强与民政、公安等部门系统的对接,实现医疗机构与市级政务信息资源的充分融合。
“常规化数据治理,以国家相关数据集标准及交互规范为依据,在数据的标准、管理、模型、分布、存储、交换、生命周期管理、质量安全及共享服务等方面建立数据治理体系。”吕群说。
“现代城市应当有智慧赋能,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方方,对于智慧城市有着自己的看法。
方方告诉记者,其实现在身边就有不少智慧城市场景的应用,交通就是其中之一。“手机地图就是平时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智慧交通场景,在地图里不仅可以导航,同时还可以根据拥堵情况,合理规划出行路线,提升出行的效率。”方方说,就成都来说,目前智慧交通场景应用还有着很大的空间。“要让科技智慧赋能城市交通,就要把交通数据的产生、搜集到应用形成一个完整闭环,打通数据之间的壁垒,共享数据。”方方说,有了大数据的支撑,加上AI等技术的分析,未来就可以把地铁、公交、共享单车等这些交通系统有机融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最后一公里”的运营效率,更能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互联互通支撑和引导城市交通高效和绿色发展。
市人大代表、成都印钞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调研员曾丽表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尤其是智慧交通建设,借鉴先进地区做法,依托大数据让交通变得更“聪明”,促进交通智能化、智慧化,提高城市通勤效率。
在市人大代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印勇看来,除了交通的智慧化,还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智慧蓉城”建设。加快推动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数字化,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高效贯通,确保“智慧蓉城”建设成果实在管用。
着力建设善治城市,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组织体系,坚持大联动、微治理、全覆盖,注重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切实提升治理精准性。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城市治理的基石、市民生活的家园、城市文化的窗口、党建引领的阵地、共建共享的平台。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重要抓手。
在市政协委员、双流区卫生健康局局长王功玉看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首先要提升社会协同能力,激发治理多维活力:“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人才、社区企业、社区基金五方力量作用,建设‘五社联动’共治生态圈,健全‘五社联动’发现居民需求、承接服务、筹集资金的工作链条,畅通城乡居民、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参与社区治理渠道。”
“提升市场运筹能力,大力发展社区商业也十分重要。”王功玉举例说,可以以精准化、智慧化、高效化为手段,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群体打造科普传播场景、生活配套服务、社区治理场景、社区健康场景、社区商业场景等,提高社区消费占比。
市人大代表、新都区小草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肖惠文认为,建设智慧社区是提升基层治理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其智慧化是城市智慧水平的集中体现。”肖惠文说,智慧社区是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其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智慧社区建设能够促使信托制物业更加便捷高效,公开透明。以社区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通过打造智慧社区为社区百姓提供便利,从而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推动区域社会进步。”
城市治理的最基础单元就是各个小区院落。每一个院落小区是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最后一米”,也是人民群众对城市治理生态最直接的感知地和参与地。
“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小区自治机制,推动各小区成立业委会、议事会、管委会等自治组织,每个小区紧紧围绕物业管理这一中心,以党员为核心,针对小区内部治理,将小区党员和业主志愿者发动起来,参与到物业管理中,推动小区治理。”市政协委员马瑞成建议。
在市人大代表、双流区东升街道紫东阁社区党委书记宋艳看来,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组织体系尤为重要。“要优化基层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宋艳建议,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院委会—楼栋长”四级组织体系,将小区治理政策宣传、沟通服务等延伸至小区“神经末梢”,形成“党员引领做群众工作、群众自发做群众工作”生动局面,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让群众真正成为小区治理现代化的“主人翁”。
与此同时,宋艳表示在优先改造硬件设施、补齐小区功能短板的基础上,立足小区资源,实施多项目集成、“一钱多用”,延续小区院落烟火韵味、市井记忆,突出一院一品一特色,体现“让城市留住记忆,让群众记住乡愁”。
此外,还可以建设党群活动室、非机动车充电设施、运动空间等,项目日常收益反哺小区基金,并在无人管理院落建立物管费收取机制,实现由“无人管”向“自主管”“准物管”转型。在此基础上,加强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