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慧城市发展,城市要具有“眼、脑、手、脉”
作者 | 南方plus客户端2022-01-13

出门上班,交通灯“看车”放行,缩短繁忙路口早高峰的等待时间;去政府办事,“刷脸”即可调出电子档案,免去繁杂的交证、填表等工作……

上述智慧场景正在深圳上演。这些创新如何得以实现,其背后支撑的技术力量又是什么?近日,记者从2021亚太智慧城市论坛上了解到,华为在助力深圳打造智慧城市中的做法,以及华为对未来政府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判断。华为企业BG全球政府业务部总裁岳坤表示,深圳的数字化建设,有一张蓝图“自上而下”地指导,也有各领域数字业务“自下而上”的生长,两方面的结合让深圳数字化建设既高效又不失活力。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深圳的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已经覆盖了城市交通、警务、政务、教育、医疗、水务、燃气等垂直领域,并进一步向‘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跨领域应用延展,旨在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让居民生活更便捷,让企业生产更高效,让行业更具创造力。”岳坤说。

“一网统管”将成政府数字化转型主场景

过去数字化建设的重点主要实现的是单领域应用,比如十二金工程,包括金财、金盾、金审、金税等。“当单领域应用建设比较完善后,近几年,我们发现一旦涉及到跨领域、跨部门的事项,事情往往就变得复杂难办。”岳坤表示,小孩出生后,要办出生证、上户口、办社保,这一整套流程,涉及不同部门、不同领域,让人费心费力。

岳坤

岳坤

因此政府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就转向实现跨领域的应用。从“一网通办”,高效办理一件事情,到“一网通管”,高效处置一件事情,两者都是跨领域的应用。岳坤认为,实现跨领域应用,首要的是打通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让跨领域事项通过一个入口、一次提交申请即可全部办理,让城市中的市民、企业和公务员感受到效率的提升。

随着“一网通办”建设的逐步成熟,岳坤认为,“一网统管”将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下一阶段的跨领域应用主场景。“对于‘一网统管’,跨领域的信息共享是基础,流程再造是关键。而流程再造能否成功需要组织保障,通过组织整合、职责优化来支撑新流程,才能协同高效地处置城市中的各类问题。这是‘一网统管’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中最需要推动实现的变革。”他说。

岳坤强调,在实现跨领域应用过程中,要重视数据的有效联接,避免盲目的数据汇聚。实践表明,在很多应用场景下仅仅数据汇聚是不能发挥作用的,而以流程、组织、业务运营驱动数据有效联接的建设模式相对来说更务实、更有效。他表示,“华为在助力政府数字化建设中更加聚焦于业务流程的优化,业务中台的构建。”

华为助力深圳迈向高质量发展

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关于智慧城市的理论、技术、建设重点都在不断演进。城市智能体旨在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让居民的幸福感更强、让企业生产效率更高、让行业更具创造力。岳坤表示,这就要求城市如同人一样,不仅要有“大脑”,而是具有“眼、脑、手、脉”的完整的智能体。

“用智能体赋予城市生命,是华为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方案。首先以‘三项全能’视野,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城市智能体建设,促进城市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以‘韧性城市’目标,深耕城市智能体‘一网统管’应用,增强城市生命体的应激反应能力;以‘人工智能’筑基,‘一城一智(中心/平台)’建设城市智能体底座,培育城市生命体的自适应能力。”岳坤说。

作为深圳本地企业,华为全面深入地参与了深圳数字化转型建设,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全场景智慧应用、及决策指挥中枢的建设,同时在龙岗、光明、罗湖、盐田等区级数字化转型以及市区联动方面做出贡献。在数字深圳建设过程中,华为帮助深圳不断梳理思路,优化架构,不断打造和完善“鹏城自进化智能体”,用数字世界的超强能力赋能物理世界,实现城市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全业务融合和全场景智慧。

比如,几年前华为就帮助深圳做了顶层规划,在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应用平台各层面都有全市一体化的规划设计。岳坤介绍说,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采取“急用先行”的原则,先行建设需求最迫切的政务服务、交通、教育、城管、应急等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相关系统。在各领域的应用相对完善后,再把建设的重点转向跨领域应用,提高跨部门、跨领域业务协同。同时,市级、区级与基层街道、社区各层级的数字化建设不能各自为政,必须遵循相同的标准,确保各层级的数据能够联通、业务能够联动。

“深圳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一张蓝图‘自上而下’指导,这也是‘城市智能体’的生动实践。”岳坤说。


热门文章
德州市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中心主任马瑞良介绍,德州“城市大脑”“舒心就医”场景,利用大数据手段融合了社会信用体系、医疗就诊体系、医保结算体系...
2022-01-1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