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新品撬动万亿边缘AI市场,中国企业能否弯道超车?
来源 | 创始人2024-12-24 17:11:36
作者:彭昭(智次方创始人、云和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这是我的第354篇专栏文章。前几篇文章,我们不断探讨小模型(SLM)在端侧和边缘侧的崛起。现在,边缘侧小模型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AI模型犹如软

作者:彭昭(智次方创始人、云和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

这是我的第354篇专栏文章。

前几篇文章,我们不断探讨小模型(SLM)在端侧和边缘侧的崛起。现在,边缘侧小模型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

AI模型犹如软件,需要硬件作为载体方能发挥作用。

面对边缘AI的迅猛发展,我们不禁要问:边缘硬件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了?

生成式AI模型要落地应用,离不开边缘硬件的支撑。对开发者和最终用户而言,边缘硬件就是驾驭AI的利器。

一个优秀的硬件“工具”,如同一柄削铁如泥的神兵,若能遇到善加利用的主人,定能所向披靡,威力惊人。

如今,边缘设备的算力与日俱增,从过去的几个TOPS@INT8(每秒可执行数兆次八位整数运算),跃升至数十TOPS的量级。这意味着边缘硬件即使在断网状态下,也能独立完成SLM的推理任务,大大拓宽了应用场景。

伴随SLM的发展,多家企业纷纷推出针对SLM优化的边缘智能开发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周,英伟达发布了令人瞩目的新品,将边缘硬件的性能和性价比推向了新的高度。

12月17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发布的视频中,从烤箱端出最新“烹饪”的全新边缘开发套件Jetson Orin Nano Super。

这款“边缘AI大脑”不仅性能更为强劲,售价更是直降一半,仅需249美元(人民币2000元以内)。这无疑将掀起边缘AI的一场革命。

这一产品的问世,不仅将会掀起一场全球范围内的边缘AI开发板大战,也为中国企业在边缘AI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本文将从英伟达新品的特点、边缘AI开发板的竞争格局、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等角度,深入探讨这场边缘AI革命的意义与影响。

让我们做好准备,一起迎接即将来临的端侧AI、边缘AI硬件的“寒武纪”物种大爆发阶段。

重新定义边缘AI的可能性

在介绍英伟达新品之前,有必要明确端侧AI和边缘侧AI硬件所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从数十元到数百万的解决方案任选,可谓丰俭由君,应有尽有。

广义而言,凡是无需联网即可完成AI推理任务的硬件,都应归入边缘AI的范畴。相较端侧,边缘侧对算力和功耗的要求更高。业界普遍认为,AI工业电脑、嵌入式设备、电池供电的可穿戴设备以及服务机器人等,都属于边缘侧AI的典型应用。

当然,面向这些边缘AI设备的解决方案也是形态各异,包括微处理器(MPU/SoC)开发板、类树莓派型开发板、TPU加速棒等,当然也包括黄仁勋此次端上的“佳肴”:Jetson Orin Nano Super开发套件。

这款全新发布的产品是Jetson Nano系列的升级版,堪称目前该系列中“性价比之王”。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售价却直降一半,仅需249美元(人民币2000元以内)。

与前代产品相比,Nano Super的AI推理性能提高了1.7倍,整体性能飙升70%,达到惊人的67 TOPS@INT8。此外,Nano Super的内存带宽增加至102GB/s,较前代提升50%:CPU频率也从1.5GHz升至1.7GHz:而整机尺寸却只有一个手掌大小,功耗仅需25瓦。

Jetson Orin Nano Super支持同时调用多达四个摄像头,并提供比前代更高的分辨率和帧率。性能的全面升级,将为主流生成式AI模型和基于Transformer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带来显著增益。

这款革命性的AI开发套件,将让机器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开发者以及各行各业的硬件工程师,无需连接云平台,即可在边缘侧实现高效AI运算,大幅降低成本和延迟。

在谈到英伟达新品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美国对华芯片限制令可能带来的影响。

就在新品发布隔日,12月19日,美国商务部要求英伟达调查该公司产品在过去一年中流入中国大陆的情况。

然而,查阅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的额外出口管制规定可以发现,ECCN 3A090项下的相关注释明确指出,非数据中心类且TPP未超过4800的芯片不在该项管制范围内。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芯片不受影响。

因此,英伟达Jetson系列产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在中国销售。这款新品的推出,必将点燃更多创新开发者和应用企业的热情。

边缘AI高性价比时代来临

英伟达新品的问世,势必引发一场AI开发板的激烈角逐。

市面上与Jetson Orin Nano相似的产品不在少数,各家都声称自己的算力高、性能强。曾有国外开发者对当时最热门的三款AI开发板进行了横向对比,分别是树莓派+英特尔神经网络计算棒、英伟达Jetson Orin Nano和Google Coral。

结果发现,没有任何一款开发板能够达到官方宣称的最高效率。

测试之后,这名开发者还很可爱的透露:This post is sponsored by Coral from Google。可见谷歌也是相当“心大”,认可这份客观中立、至少没被打脸的测试结果。

无论哪家产品更胜一筹,对开发者而言,高性价比、算力强劲的AI开发板时代已经到来。今后,再也没有“算力昂贵、难出佳作”的借口了。

由此,围绕边缘AI的最新“安迪-比尔定律”之争也拉开了帷幕。这一定律曾为IT产业创造了一种完美模式:What Andy gives,Bill takes away。如今,这一法则正在边缘AI领域重演。

除了本次新品,英伟达还计划在2025年推出Jetson Thor,以争夺更大的AI硬件市场份额:而OpenAI则计划在2025年1月发布能够独立执行任务的AI代理Operator。

这对“准安迪-比尔”的持续迭代,不仅推动了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也将重塑未来智能设备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在上篇文章《2025智能代理大战来袭,2026智能代理+Web3触发万物经济》中,我曾介绍OpenAI的AI代理Operator不仅在技术上具备自主性,在功能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多样性,能够控制计算机并独立执行任务。与之呼应,英伟达则致力于通过硬件平台为智能机器人赋能,二者形成了互补之势。

在本次边缘AI开发板的大战中,中国企业有望占据一席之地。

这一预测既基于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快速进步,也得益于中国企业在当前“安迪-比尔定律”重构中的积极参与。

根据12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0.3%。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在芯片研发、生产与制造领域的能力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经历了6年的贸易战考验,中国已于202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国,为中国企业参与边缘AI硬件的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一轮“安迪-比尔定律”的演进中,中国企业正积极布局。一方面,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芯片制造领域的优势,为边缘AI开发板提供高性价比的核心组件: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在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打造性能卓越、功能丰富的边缘AI开发板产品。

边缘AI是中国实现“硬件+服务”融合之钥

除了参与边缘AI开发板的争夺战之外,英伟达新一代边缘AI开发套件Jetson Orin Nano Super的发布,为中国企业在边缘AI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这款高性价比的产品,不仅让更多开发者有机会接触和应用AI技术,也为中国企业在硬件制造与AI服务整合方面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回顾过去数十年的国际分工,中国在硬件制造领域积累了显著的比较优势。然而,这种“硬件强、软件弱”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导致内需不足、服务业滞后等问题日益凸显。而边缘AI硬件的兴起,恰恰为打破这一困局提供了契机。

边缘AI硬件的特点在于,它将强大的AI运算能力与物理设备紧密结合,使得智能化服务能够在本地实时交付。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硬件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优势,同时通过边缘AI实现服务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最终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均衡发展。

以服务机器人为例,它集成了先进的AI算法和传感器技术,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和环境状况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交互服务。毛茸茸的AI机器宠物、贴心的家庭陪伴机器人、懂人心的智能眼镜等,都是边缘AI服务设备的典型应用场景。这些创新产品的问世,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

中国拥有完善的电子制造业供应链和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为边缘AI硬件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果中国企业能够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布局边缘AI硬件领域,不断强化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能力,就有望在全球边缘AI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带动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不过,要真正实现“硬件+服务”的协同发展,中国企业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

  1. 加强研发投入。边缘AI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竞争。中国企业要在算法模型、芯片设计、传感器集成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性能表现。

  2. 深化产业链协同。边缘AI硬件的研发和生产涉及芯片、算法、传感器、结构件等多个环节,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协作。中国企业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建立健全的协同机制,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柔性。

  3. 创新商业模式。单纯的硬件销售很难获得丰厚利润,中国企业需要探索“硬件+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可以考虑通过硬件产品获取用户和数据,再通过软件服务实现商业变现:或者针对特定行业提供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充分挖掘客户需求。

  4. 培育开发者生态。边缘AI的应用开发离不开广大开发者的积极参与。中国企业要通过开放平台、开发工具、社区活动等方式,积极培育开发者生态,激发开发者的创造力,共同丰富边缘AI的应用场景。

  5. 注重隐私保护。边缘AI的普及应用将产生大量的用户数据,这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强用户信任。

  6. 积极参与标准制定。边缘AI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标准和规范亟待建立。中国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争取在关键技术领域掌握更多话语权,为边缘AI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只有在技术、产品、服务、生态、安全等多个维度形成差异化优势,中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边缘AI竞争中抢得先机。

写在最后

英伟达最新发布的边缘AI开发套件Jetson Orin Nano Super,以其强大的性能和超高的性价比,重新定义了边缘AI的可能性。

这一产品的问世,不仅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边缘AI开发板大战,也为中国企业在边缘AI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硬件制造领域的优势,同时通过边缘AI实现服务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最终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均衡发展。

参考资料:

开发者如何选择Edge AI开发方案,作者:Jack OmniXRI,来源:欧尼克斯实境互动工作室(OmniXRI)The Future is here: NVIDIA’s Pocket-Sized Supercomputer is set to Transform AI,来源:Edge Middle EastBenchmarking Edge Computing - Comparing Google, Intel, and NVIDIA accelerator hardware,作者:Alasdair Allan,来源: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