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住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是什么?
来源 | Sophia2023-07-24 17:49:25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诞生至今,已经有超过10年的时间。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快速崛起的十多年里,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逐渐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路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诞生至今,已经有超过10年的时间。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快速崛起的十多年里,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逐渐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路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覆盖31个省(区、市)和40个行业,服务企业超过了25万家;形成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了8100万台(套);工业互联网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166个中类,覆盖工业大类的85%以上。

然而,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背面,却无可避免的面临着“人才之困”。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透露:按照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计算,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人才缺口数量将达到254万人左右。人才的稀缺也带来了薪酬的水涨船高,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是懂工业互联网或者有相关工作背景的人才,当前在招聘市场比较吃香,薪水可以谈到正常水平的1.5倍。

如今,我国工业互联网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人才选用及发展通道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为了破解“人才之困”,亟需建立起科学的技术资格认证和人才评价机制。

image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运营管理部总裁兼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主任 李涛

在此背景下,近日,新华三集团副总裁、运营管理部总裁兼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主任李涛和智次方·物联网智库等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聊了聊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困境,以及新华三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及实践成果。

工业互联网产业呼唤怎样的人才?

业内在谈到工业互联网时,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IT(信息技术)/OT(运营技术)融合。

过去,IT和OT之间似乎隔着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OT难以跟上IT技术、工具、能力日新月异快速迭代的步伐,而IT也不理解OT工业现场纷繁复杂的硬件设备、软件分类和接口协议。就专业能力来说,搞IT的需要学习计算机科学、软件开发、网络和数据管理等方面,而搞OT的则涉及物理工程、自动化控制、机械操作等领域。

而后,随着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等概念的兴起,现代工业越来越注重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生产,工厂车间的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数据,IT和OT之间,甚至ICT和OT之间的融合成为必然,以期实现工厂内外各环节数据的互联互通,从而带来整个生产流程的全面优化。

这种趋势也对工业互联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李涛所述:产业需要能将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融合使用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是高校培养人才专业分得比较细,现有人才队伍技能相对单一,企业往往需要同时雇用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人员,用人成本较高。

image

图 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

另一方面,从人才结构的角度来看,李涛认为还有两类产业人才属于稀缺资源。

第一类是“顶层设计人才”。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决策时,往往最关注的是投资回报比。说一千道一万,即使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再花哨,无人工厂的前景再酷炫,如果不能切实地帮助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则全部都是“空中楼阁”。怎么能确保给企业带来益处?这离不开工业互联网架构师的规划和设计,这个架构师不仅要懂ICT技术,更要懂企业的生产流程,这对人才水平的要求非常之高。

第二类是“人机协同人才”。未来,随着工厂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机器设备越来越多,重复性劳动岗位越来越少,人机协同型人才将成为“香饽饽”。这类人才能够熟练操作大量机器设备,与机器协同完成生产,从而帮助工厂提升效率,因此需要具备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化等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工业互联网人才短缺是一个长期问题,需要深化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将教育教学与学生实际岗位、工作场景结合起来,培育更多适应新一代制造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实践人才。

实现“人才培养”到“人才输送”的闭环

对于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而言,人才认证体系的建设十分关键。通过建立统一的人才认证标准和评价体系——从业者可以明确知道应该提升哪方面的技能和水平;企业也可以更高效的找到符合标准的人才。

过去二十余年,新华三在ICT圈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人才认证体系。具体而言,ICT圈有许多标准化的产品,无论是服务器、储存还是网络,每个赛道基本都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包括新华三在内的头部企业往往能吃掉整个行业80%以上的市场份额,所以行业人才的培养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些巨头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展的。但工业却是个隔行如隔山的领域,协议繁多复杂,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产品,因此设置人才体系标准更加复杂。

“但即使如此,有些底层的技术还是相通的。” 据李涛介绍,“新华三的工业互联网人才认证标准体系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第一是连接,第二是平台,第三是安全,第四是数据,第五是人机协同。”

image

图 新华三人才实训基地

基于多年ICT人才培养经验及对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新华三积极参与国家相关标准的制定,比如工信部和人社部联合发布的《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2021年版)》,与此同时也推出了自己的工业互联网认证标准。

2022年12月,新华三联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新华三工业互联网学院”。在当日的签约仪式上,新华三重磅发布工业互联网认证体系,并推出了《新华三工业互联网技术》课程。该体系围绕H3C iConnecting工业互联网技术战略,培养在产品使用、方案融合、顶层规划三大领域,既懂信息化、又懂智能制造技术的双料人才。认证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新华三集团正式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人才体系。未来,新华三将以工业互联网学院为落脚点,联合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共同成立工业互联网考试平台联合开发作战室,进一步夯实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早在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 》中,就已经明确增设工业互联网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工业互联网工程等4个工业互联网新专业。当前,国内各大高校也逐渐开始重视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培养。然而,学生在学校里能学到的终归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工业互联网本身又是非常强调产学研融合的学科,怎么把高校科研转变为产业动能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而像新华三这样服务过百行百业,了解各个行业业务流程和生产流程的企业,就担当起了“搭建最后一公里生产工艺环境”,为学生们提供实训环境的重任。据介绍,依托新华三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的产业优势,其将帮助更多学生参与开发项目,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实现“人才培养”到“人才输送”的闭环,构建起良性循环的工业互联网人才生态,赋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血液、新动力。

环境快速迭代,未来任重道远

产业的变化比所有人想象中都更快一些。2022年11月,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 AI推出ChatGPT对话模型,迅速风靡全球并快速迭代,在不到4个月后发布能力更强大的GPT-4,随后又推出了联网和第三方应用插件功能,不断刷新生成式AI带来的变革。当前,虽然生成式AI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还不成熟,但其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推动制造业未来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这类新技术无可避免的会对人才市场带来新的冲击。

李涛对此评价:“人类能从远古走到今天,最大的发展在于能站在过去的台阶上,把我们拥有的知识、经验传承下来,动物死亡后只能靠基因延续,人类不仅有基因,还有知识的传承。知识如果不盘活,它的效用是发挥不出来的,而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正好能把海量的知识盘活,以解决人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新浪潮的冲击,新华三首先的态度是积极拥抱,第二则是思考怎么利用这些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去更高效的培养人才。”

当然,除了未来的星辰大海,当下最重要的则是要脚踏实地。我们需要认识到,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要追赶的路程还很长,如何发挥国家整体实力提升产业人才水平,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同努力。

“我们希望能为国家输送更多既懂技术又懂实践的人才,这是新华三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李涛感慨的表示,“尽管做的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