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星链来了,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来源 | 物联网智库2023-07-11 13:19:55
7月9日19时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枚搭载着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升空,随后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据新华网消息,7月9日19时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枚搭载着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升空,随后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图片

执行本次任务的运载火箭和卫星分别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和五院抓总研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入轨,或标志着“中国版星链”部署拉开大幕。

卫星互联网已成科技必争高地

所谓卫星互联网,是指基于卫星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主要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小型卫星,在地轨组成卫星星座,以这些卫星作为“空中基站”,从而达到与地面移动通信类似的效果。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加速到来,建设一个覆盖空天地一体化的网络体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卫星互联网自然而然也成为世界各国争抢的产业高地。

尤其是在近日,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局卫星研究组第二工作组(ITU-R SG4 WP4B)全会上,《卫星国际移动通信(IMT)未来技术趋势》正式获得通过,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卫星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这对未来6G建设同样意义非比寻常。

在国外,美国于1979年便构建了由8颗高轨卫星和22颗地面站组成的Inmarsat系统,目前已初步建成以高轨通信卫星为主体,全球地面电信港为依托,地轨移动通信星座为补充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其中,最为外界津津乐道的当属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截至今年3月底,SpaceX公司已累计发射81批,共4217颗星链卫星。

根据SpaceX公司的最新计划显示,第一阶段,将在540~570公里的近地轨道总共部署4408颗星链卫星;第二阶段,将在340~614公里运行轨道部署总计29988颗星链卫星,不过目前得到正式批准的共计7500颗。

而这还仅仅是SpaceX公司一家的卫星数量。

图片

相比之下,我国网络部署目前整体呈现出的是“天弱地强”的特征,根据智次方梳理,目前我国也已经提出了“鸿雁星座”、“虹云工程”、“行云工程”、“天象星座”等数个卫星互联网工程,但无论在计划发布数量还是部署周期上,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部署

随着建设卫星互联网需求愈发迫切,我国在近年来也不断提高对卫星互联网发展的重视程度,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予以支持。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对“新基建”进行定义,指出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作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其中卫星互联网也首次被纳入到“新基建”的范畴。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其中再次提到,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打通多元化投资渠道,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同年4月,国资委发布《关于组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通过组建星网集团,推动卫星互联网空间段原材料双边市场建设、地面段通信网络融合运营、用户端“通导遥”数据共享,助卫星互联网全面快速发展。

而除了国家层面之外,地方也在加速对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布局,根据中信证券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河南、安徽、湖北、四川、吉林等在内的10余个省市均明确了关于空天信息产业、卫星应用及卫星互联网产业的新举措、新目标。

图片

在政策和法规方面的支持之外,我国还在积极抢占关于卫星部署的战略性资源。

熟悉通信的朋友都知道,卫星无线电频率就像是通信领域的“石油”,是属于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有限自然资源。根据国际规则,需要由国际电信联盟(ITU)统一规划和监督管理。

另外,从空间角度来看,部署卫星的运行轨道同样稀缺。据中国信通院《6G 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LEO (低轨)轨道共可容纳约10万颗卫星。

而按照ITU的《无线电规则》来看,目前各国发射卫星实行的是“先登先占”的原则,竞争协调分配。

从当前来看,美国毫无疑问地处于领先地位,截止2022年4月,美国已申报低轨卫星50626颗,且近年来正加速向太空发射卫星。

频率方面,目前C波段和Ku波段资源也几乎耗尽,Ka波段竞争正变得日趋激烈。可以说,卫星资源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

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抢占卫星互联网先机,近年来,我国也在进一步加强对卫星无线电频率工作的统筹指导。根据工信部此前公布信息显示,目前,我国向国际电联申报的卫星网络资料数量已位居全球前列,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累计开展了100余次主管部门间频率协调会,有力支撑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建设。

虽然目前来看,我国在轨卫星数量仅为600余颗,相较美国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明显可以看出的是,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快车道。

亟待开拓的万亿市场

中信证券指出,卫星互联网不仅是一个超千亿的一次性建设市场,还将带动每年巨大的存量更新市场。

与同步轨道卫星一二十年使用寿命相比,低轨卫星寿命为5年左右,需要每年对星座进行更新,替换超期服役卫星。

同时卫星制造业仅约占卫星产业市场的7%,其中的卫星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主要面向通讯、遥感、导航等多类终端应用,体量巨大,约占卫星产业市场的91%。

这就意味着卫星互联网将是一个极具潜力和持续性的产业。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卫星互联网产业,涉及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等关键环节。同时,我国还在卫星通信、5G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具备了大发展的条件。

从企业类型上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国有企业,另一类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代表有中国卫星网络通信集团、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民营企业代表有银河航天、九天卫星、航天宏图等。

如此来看,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同时通过更多民营企业涌入也能提升市场活力。

总而言之,随着空天地网络一体化的加速构建,卫星互联网正在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时代,本次卫星成功入轨,或许也将在时间的见证下,成为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参考资料:

1.https://bg.qianzhan.com/trends/detail/506/230111-3a2f974e.html 

2.https://zhuanlan.zhihu.com/p/540839060

3.https://www.cls.cn/detail/1399328

4.https://wap.miit.gov.cn/jgsj/wgj/kpzs/art/2020/art_151bdc2661ef4651a73807bf8157a35a.html

5.https://zhuanlan.zhihu.com/p/152405530

6.https://mp.weixin.qq.com/s/yLaSL_mJlYxMGThswTO7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