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邵小景:加快物联网高质量发展,规模与安全并重
来源 | 中国信通院邵小景2023-03-13 16:22:59
两会期间,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不少委员围绕工业智能、高端芯片研发、操作系统高质量发展

两会期间,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不少委员围绕工业智能、高端芯片研发、操作系统高质量发展、5G规模化推广、数据安全与合规治理建言献策,共促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提案可见,突破核心技术、重构安全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商业模式已成为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物联网

从两会提案看物联网产业发展

“支持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物联网产业集群,提升物联网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先进感知传感器芯片的国产化替代是关键所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接受新华日报记者专访

核心技术攻关与商业模式变革并举,打破物联网规模化发展困局。总书记曾指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国家“命门”所在。以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为核心的物联网基础能力依然薄弱,高端产品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蜂窝移动物联网芯片国内企业异军突起,占据全球出货量50%以上,但产品单一、毛利低、推广难。总体来看,物联网芯片产业在技术和市场上双向受阻。国内市场应以“质”取胜,加大政策扶持,通过税收、补贴、分配的调整,带动芯片企业关键技术提升、规模效应扩大、产品成本降低;国际市场应以“量”取胜,研发多样化产品,扩大Cat.4以上以及5G等高毛利产品生产规模,依托“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重构产业格局。

“数字化程度越深,网络攻击突破点越多,给国家安全、社会生产安全、百姓人民财产安全带来极大挑战。建议制定标准规范、明确网络安全投入占比、建设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系统,用‘零事故’目标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关于网络安全要遵循“零事故”目标的建议》

建立治标且治本的内生安全体系,从根源破除物联网安全大关。随着中国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安全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人工智能降低了攻击的门槛,将带来攻击数量激增,5G时代数据流通速度更快、信息传输接口多,势必增加更多风险点,“打补丁”式的安全策略难以应对复杂的物联网安全问题。为应对以上挑战,亟需建立完善的内生安全体系,将安全能力嵌入终端设备、融入业务场景,从源头做好安全建设、安全监控,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加大网安企业创新投入,价格战向服务战转变,用技术创新引领市场需求扩大;强化政府监管能力,加快关键政策举措出台,推动物联网安全治理模式升级。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加速物联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价值发展

针对当前物联网关键环节出现的问题,产业链核心企业应在加快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统筹现有物联网优势资源以支持集约化发展,致力于物联网价值链的协同再造,开辟物联网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一是推动优势资源融合共享,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促进物联网集约化发展。我国物联网基础设施已部分实现“量”上的规模化,IDC 报告显示,2022 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达56亿,其中公共设施行业物联网连接数约为14.4亿个,窄带物联网规模成全球最大。然而,由于物联网本身“纺锤型”结构,应用碎片化问题突出,基础设施无法有效的共享共用,制约了优势资源的统筹和利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应尽快从“量”的突破转向“质”的发展。国家层面应进行战略布局,可推动构建新型物联网集约化云平台,促进现有基础设施的共享共用;地方主管部门应进行统筹定位,有计划分层级对现有物联网基础设施进行集约化管理和整合,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集约化基础设施建设时应统筹考虑海量数据的隐私保护问题,通过构建数据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对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进行确权,有效保护数据流通安全。

二是创新物联网商业模式,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加快物理网规模化发展。商业模式是当前物联网平台企业面临的最大痛点,不同类型平台借助资深资源形成一些商业模式,如订阅模式、私有云模式、集成模式、广告模式等,然而由于现有商业模式的局限性,大部分平台仍处于长期亏损状态,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进行数据变现或成背后主要原因。未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应打破现有物联网架构造成的网络孤岛效应,重点关注平台间数据的互操作性,推动数据的互联互通,提升数据的变现能力。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构建的网络互联和数字交互模型,能够实现来自不同传感器设备、不同物联网平台数据间的互操作与信息集成,形成数字空间与物理世界融合的智能化决策闭环,有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三是打造物联网终端安全产品,筑牢安全防护墙,实现物联网高价值发展。随着物联网产业规模不断增加,物联网安全风险也大幅提升。据SAM Seamless Network报告指出2021年有十亿级 IoT 设备遭到了攻击,终端设备成为网络攻击首选。解决物联网设备安全问题,除了要求设备本身需要具备更强大的安全性能和功能外,还应该从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安全立法、产品安全认证等方面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基于工业互联网对工业设备的安全认证需求提出的主动标识载体技术,已在热力仪表、网联汽车、智能终端、工业传感器等行业完成两千余万规模化部署,对保障设备安全生产和全生命周期追踪与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或能成为解决物联网设备安全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

稳中求进,实中求效。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以物联网的高质量发展,谱写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再到万物信联的新世界,让物联网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