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战略落地和实施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工业互联网在数字经济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在具体的落地环节,园区是工业互联网技术和体系落地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包括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及各种产业集聚区在内的园区正在工业互联网产业中变得至关重要。伴随新一代产业园区的不断崛起,工业互联网+园区的结合正在为区域经济注入全新活力。
长期以来,园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9个,生产总值达15.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3.4%,成为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效抓手。
然而,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园区迎来变革与迭代的新发展阶段,面临着全新的需求与挑战。一方面,政府部门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土地、产业、财政等资源紧张压力,亟需有效促进工业园区的资源集约化利用、高效化配置、开放化共享;另一方面,园区方及园区企业也越来越需要补足降本增效、运营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短板,部分园区缺乏基础的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能力落后,急需进行转型升级来提升园区数字化服务能力。在此背景下,以“工业互联网+园区”为代表的创新载体成为了推动我国园区数字化转型、引导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于园区管理者而言,工业互联网可帮助其更为精准的汇聚园区内企业数据,实现政企数据的双向流动,从而可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体系,为宏观产业治理提供更为详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此外,园区管理者还可以精准优化不同企业的产业管理措施,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园区内企业的内生活力,实现更为高效且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对于园区企业而言,工业互联网不但可对生产、管理和经营等环节进行评估诊断,帮助企业全面掌握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短板和发力点,进行明确转型路线图;还可以帮助企业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流动和业务协作渠道,实现设备运维精准化、研发设计协同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等全范围变革,从而大幅提升各类资源配置效率。更重要的是,工业互联网还为提升园区管理水平、赋能产业发展打造了新型数字底座,为助力供应链协同、数字营销、数据分析等创新应用落地提供了可能。
事实上,“工业互联网+园区”的稳步推进,不但为园区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发展新动能,也为工业互联网企业自身的迭代发展迎来新机遇。通过汇聚园区内外企业的多维数据,工业互联网企业不但可以精准构建企业数字画像和产业全景图谱,支撑开展精准招商、补链强链等工作,实现优质产业资源的集中汇聚和靶向对接,从而加速企业解决方案的演进与成熟,也能够加快数据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行业商业模式的整体创新。
毫无疑问,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实现园区数字化、绿色化、虚实融合多维度升级改造,是园区加速数字化转型发展关键一着,也是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自2020年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陆续发布多版《工业互联网园区指南》,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园区发展现状持续梳理,截至目前已有 20 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园区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信通院发布的《2021工业互联网园区解决方案案例汇编》中,包含22个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建设案例,内容涵盖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网络应用生态创新等领域,这也意味着“工业互联网+园区”相关产业成熟度日益加深。
众所周知,“工业互联网+园区”的建设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行动,按照工业互联网内涵要求,规划、建设、运营、提升的新型园区,需要以协同创新、集群集约、虚实融合、绿色低碳、安全生产为导向,通过网络、标识、平台、安全体系和新模式、新业态的构建,来指导新园区建设和存量园区转型发展。
依托“工业互联网+园区”,工业互联网将有望向地市县域落地普及,为产业园区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体系化、结构化的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助力园区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在园区运营、安全保障、标识解析等方面,工业互联网能够在企业用云上云、安全建设及运营、应用推广空间开拓等方面提供保障。立足航天云网平台,航天云路工业互联网园区规划、运营解决方案就在广州黄埔区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成功落地。该平台基于“互联网+协同制造”的理念,为园区内工业企业和平台应用服务商提供了工业大数据、私有云、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等新基建服务,实现了行业内优质资源共享,并构建了结构合理、智能配套的工业体系与产业生态。
结合5G、WiFi6、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工业互联网在园区辅助运营决策、提质增效等方面充分展现了智慧化理念与成果。例如,华为就以5G+WiFi6融合部署方式,采用云端管控运维一体化,打造了先进的无线园区网络,保障园区出口网络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了园区办公生产设备无线连接、简化运维管理、提升运维效率等多维度提高。该方案在广汽本田工厂园区部署后,实现了办公、生产的无线化接入,无线接入比例从50%提升至80%,通过WiFi网络即可管理企业所有资产,将因施工造成的出口断网几率降为0。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业互联网也可助力园区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例如,方融科技基于e-CIM能源模型,在衢州市智造新城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过建设能碳智联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智造新城全域双碳智治没解决碳账户应用、园区业务管理和企业服务三位一体的高效运转,实现了智慧低碳园区共建,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新战略。
由此可见,“工业互联网+园区”正在多点开花。可以预见的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园区全要素连接,推动产业园区运行设施要素(水、电、油、气)和制造全要素(人、机、料、法、环、测)连接服务,将是产业加速落地的第一步,在线、实时、智能、协同、柔性的生产模式终将成为现实。
尽管工业互联网能够有效降低园区数字化转型成本,提升产业园区差异化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协同数字化发展。然而,我国园区体类庞大,大小不一,产业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工业互联网+园区”的推进与落地势必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前期推进的过程中,尽管“不数字化转型就会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很多园区管理者对园区内的技术应用和管理模式的迭代升级与更新的敏感性不足,这会导致部分园区的运营服务能力严重滞后,“工业互联网+园区”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势必会有阻力,从而可能影响园区整体的发展需求。
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大部分园区的数据治理问题依然突出,各企业搭建的纷繁杂多的信息系统因为建设时间点不同、供应商不同、相互独立等问题,开发周期必然漫长。同时,出于安全性考虑,部分企业甚至可能不配合,这也可能会严重拖缓项目进程。
事实上,相较于传统工业园区,工业互联网+园区在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网络安全风险暴露面,内外部网络安全风险交织,重要数据泄露风险不断加剧。因此,工业互联网+园区要打好“网络安全防护”组合拳,在提升园区网络安全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也要全面提高企业网络安全意识,最终全面增强园区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毫无疑问,工业互联网赋能园区建设将是大势所趋。随着工信部组织的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专题活动的全面铺开,工业互联网+园区也将向地市县域落地普及,这必将为我国工业园区高举中国式现代化旗帜下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全新范式。
注:本文为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