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园区”打通平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 | 央企融通2022-09-28 18:37:57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逐步提速,工业互联网园区同步加速崛起,重要性日益显现...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逐步提速,工业互联网园区同步加速崛起,重要性日益显现。政府方面多次出台相关政策,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中,提出推动各地利用工业互联网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明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业互联网园区百城千园行系列活动,融合工业互联网产业界科研能力与产业资源,为园区提供数字化服务支撑。

近日,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公布了全国城区、园区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分别以市辖区、国家级经开区及高新区为评价对象,科学系统地评估了工业互联网推动城区、园区数字化创新情况。也对工业互联网深度落地,打通平台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方法论做了系统性的成果总结。

“工业互联网+园区”带动区域经济欣欣向荣

根据《工业互联网园区指南》,工业互联网园区是指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工业互联网内涵要求,规划、建设、运营、提升的新型园区。其愿景是通过园区内工业互联网一体化信息基础建设和数据流动共享,以及服务模式和管理理念应用,实现园区本身的集群化、创新化、智能化发展。并通过园区的开放共享、能力协同作用,实现园区与外部资源的网络化、协同化、融合化发展。还要通过园区的产业吸引与辐射扩散效应,实现园区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全球效应的价值体现。

由上述愿景出发,本次全国城区、园区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评选的指标体系涵盖“基础设施、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发展环境”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根据城区、园区情况分别选取测算指标。依托“4L”模型——支撑力(Lifting) 、引领力(Leading)、杠杆力(Leverage)、链接力(Linkage)多维度、系统性构建指标体系。

 全国城区、园区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全国城区、园区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城区依次为:

苏州吴江区、佛山南海区、南京江北新区、广州天河区、杭州临平区、青岛崂山区、苏州虎丘区、深圳龙岗区、苏州吴中区、青岛黄岛区、南京江宁区、广州黄埔区、深圳宝安区、南京栖霞区、杭州萧山区、广州白云区、宁波鄞州区、青岛即墨区、青岛市南区、无锡梁溪区。

这些领先城区在5G基站建设、双跨平台引育、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工作开展方面成效显著,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量平均达18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平均达2206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平均超12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平均达3160亿元,工业互联网带动领先城区年度生产总值增长超1807亿元。

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园区依次为:

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些领先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生态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量达22个,研发投入占比平均达5%,重点企业和高成长企业超30家,出台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超60项,园区中工业互联网产业协会、基金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超60个,工业互联网带动领先园区年度生产总值增长超2370亿元。

“工业互联网+园区”是“双跨”平台发展战略再升级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以来,具有显著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特征。作为新兴事务、新兴产业、新兴市场,工业互联网在政策呵护、政府助力发展壮大。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枢纽。依据市场需要,与地方政府、园区或头部工业企业合作,打造区域平台、产业集群平台、行业垂类平台,服务园区管理、产业服务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的主要发展策略之一,其发展战略逐步升级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的模式。

以吴江区为例,近年来,吴江区持续强化服务输出,注重“外引内育”,着力引进工业互联网专业院所和重大“双跨”平台,带动区内本土平台快速发展,形成联动效应。目前,中国工联院江苏分院分中心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成功揭牌,与中国信通院签订了数字化转型合作协议,成功引入华为云、海尔卡奥斯和徐工信息3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以推动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提档升级,常态化开展对接、诊断服务,精准把脉问诊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堵点,帮助企业改造转型。

吴江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吴江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园区结合的新模式具备哪些优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曾表示,一方面,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的最小单元,政府的监管、园区的治理和产业转型的各类场景丰富,通过平台+园区能够形成园区数字化的各类新模式新业态,为平台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园区政府治理共性场景多,企业关联性强,数据驱动的平台应用更容易快速复制和推广,从而产生规模化推广的平台经济效应,这对于建立工业化驱动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也就是说,园区所具备的产业聚集度高、企业关联性强、数字化转型共性需求突出的特点,是发挥平台作用的重要载体。“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是打造平台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目前,我国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的路径或目标即为实现园区“三通一整合”,支撑政府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三通一整合”具体内容为:

  • 通数据。通过部署传感网络和软件接口,推进设备联网上云和各类业务系统集成,加速数据在平台汇聚与管理,实现园区内端到端的数据畅通,达到园区产业运行“一图可见”,园区管理服务“一键可达”。

  • 通技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园区企业导入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协议标准、软件工具、模型算法、解决方案,便于园区企业通过平台沉淀行业知识,并结合场景需要,基于平台进行二次开发。

  • 通渠道。利用平台打通园区内外的专家支援、市场需求、服务商能力、金融机构等各类渠道,建立平台化、资源对接能力,实现在线定制、集采集销、金融服务的场景,提升园区数字化水平。

  • 资源整合。通过平台及服务的基本框架,利用数据标注和模型管理等技术,便捷化、精准化地开展资源的信息存储管理、检索与应用,实现各类园区数字化场景的开发培育,提升园区的各类风险的预判和抵御能力。

由此,我国“平台+园区”大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清晰,已初具体系。正如余晓晖所说,这就是“数字产业培育+产业数字化服务园区+智慧管理”的赋能体系。

具体而言,在数字产业培育方面,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等数字化能力,可以培育园区的数字产业,实现平台能力的外溢。在产业数字化服务方面,以园区的企业为服务对象,重点帮助企业实现生产优化、经营管理、供应链和产业协同以及融资服务。在园区智慧管理方面,以园区管委会为服务对象,基于平台实现智慧政务、安环管理和工业经济监测等工作。

“工业互联网+园区”具备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势能,在诸多政策的引导下,产业链上下游必然会共同探索出产业融合的新生态。

注:本文为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文章来源:《“工业互联网+园区”打通平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