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沙盒监管此前曾大多应用于金融行业,由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于2015年首创并实践。从字面上看,沙盒监管指在可控环境内实施监管,让新产品/模式在真实市场环境中迭代验证,并通过事前约定的风险补偿机制,使用户在受保护的前提下接触新产品,享受新模式的效率而不被动承担风险。
换句话说,就是在小范围内选定参与“试验”的消费者,并在其充分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补偿后进行产品发售工作,通过用户反馈,决定新产品是否可以纳入正规市场。
从企业角度来看,汽车安全沙盒监管是在后市场阶段针对车辆应用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度安全测试的机制,参与沙盒监管可减少将创新理念推向市场所需时间和潜在成本,助力更多新产品走入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度。
同时,对于监管而言,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有利于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有利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倡导最佳安全设计实践。
目前,汽车安全沙盒监管采取目录清单制,在部分车型、部分地区试行开展,所针对的监管对象主要包括在车辆中使用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前沿技术,或实现各级别自动驾驶、远程升级等新功能新模式。
在流程上,汽车安全沙盒监管仍将采用企业申请、监管审批、盒内运营、监管评估、出盒应用5大流程,并有可能强制企业提前制定退出计划,并保障自身风险补偿能力。
然而,尽管这一全新的监管方式能够有力地激发创新技术在实际流通市场的落地,但基于沙盒监管的局限性,该措施仍存有业务规模较低、创新潜力受限等不足。不过,相比目前因智能辅助驾驶、OTA升级所导致的大量事故和用户损失,增加相关监管步骤,在鼓励车企创新的同时降低全新科技对消费者权益损害,才能真正促进智能汽车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升消费者信心。
在如今产业发展的高速上升期,或许监管创新的下限,真正决定着行业创新的上限。由监管推动科技创新,才是行业稳步前行的有力保障。